混凝土搅拌站粉料仓料位监控常用方法及改进方案
两种改进控制方式
由于搅拌站粉料仓内物料基本在设定上下限之间。生产实际中下料位计只需在使用粉料仓中物料时通电监控,避免由于缺料影响生产;而上料位计只需在向料仓注入物料时通电监控,避免爆仓 25搅拌站,其余时间通电既浪费电力且没有实际意义。此种料位监控方式缺点在于通电后,所有粉料仓的料位计电机不论该仓是否上料均通电运转,且操作人员在上料结束后易忘记关闭电源,导致料位计电机长期运转而损坏。针对上述缺点,对搅拌站粉料仓料位监控有2种改进方案。
散装水泥行业发展的需求
大力发展预拌混凝土是我国大、中城市发展散装水泥的必由之路。水泥散装化对于节约资源和能源、减少粉尘排放、提高工程质量、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,它是实现水泥清洁生产有效途径,水泥散装率4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技术进步和文明生产水平。与国际上先进水平相比,散装水泥发展我国仍处在初级阶段,水泥的散装率仍然很低 搅拌站hzs90,工业化国家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就基本实现了水泥散装化(散装率达70> 以上)。“九五”期间,**批转了原国内贸易部等六部委关于《进一步加快发展散装水泥的意见》(国函[1997]8号),成为指导我国散装水泥发展的纲领性文件。“九五”期间,我国散装水继续保持了快速、健康的发展势头。2000年 35搅拌站,全国散装水泥生产量为11,120万吨,比1995年增长190.64>,散装率由1995年的13.1>上升到19.07>,提高6.97个百分点。“九五”期间累计生产散装水泥4.28亿吨,是“八五”期间的1.9倍,年均增长13.7>。相当于节约木材1,412万m3,节电31亿千瓦时,节煤334万吨,节水5亿多m3,减少固体废弃物排放258万吨,减少水泥损失2,140万吨,创综合经济效益193亿元。“九五”期间散装水泥设施设备综合配套能力年均增速为14>。另外,预拌混凝土生产能力已达到1.47亿m3,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联动发展格局正在形成。《散装水泥发展“十五”规划》(国经贸资源 [2001]1022号)的出台进一步规范和加速散装水泥行业的的健康和快速发展。